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、架构层次、界面和内核、内部组成和特征等内容。
概述
操作系统定义
用户角度 :操作系统是一个控制软件。
- 管理应用软件:可以限制不同的应用程序占用不同的资源
-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:I/O 服务,声卡、网卡的访问服务
- 杀死应用程序
程序角度 :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器。
- 管理外设,分配资源
- 抽象化作用
- CPU 抽象成进程
- 磁盘抽象成文件
- 内存抽象成地址空间
操作系统的架构层次
硬件之上、应用软件之下(为应用软件提供服务支持)。
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内核
Linux、Windows、Android 的界面属于外壳(shell),而不是内核(kernel)。kernel 是操作系统的研究重点,处于 shell 之下。
操作系统内部组成
操作系统(kernel)内部组件包括:
- CPU 调度器
- 物理内存管理
- 虚拟内存管理
- 文件系统管理
- 中断处理与 I/O 设备驱动
操作系统特征
- 并发
- 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运行的程序,需要 OS 管理和调度。
- 共享
- 虚拟
- 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,让每一个用户都觉得有一个计算机专门为他服务。
- 异步
- 每个程序的执行不是一贯到底,而是走走停停 & 交替执行,向前推进速度不可预知;
- 只要运行环境相同,OS 保证程序运行结果相同。
「并发」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有多个程序运行,而「并行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可以有多个程序运行,并行需要多核 CPU 支持。